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医学-现代医学-基础医学领域-病原生物学-医学病毒学-抗病毒免疫-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某些病毒特异性抗体(多为非中和抗体)可协助病毒进入靶细胞,增强病毒感染靶细胞能力的效果。1964年,R.A.霍克斯(R.A.Hawkes)等首次提出了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假说。随后ADE与致病性的关系在登革病毒的研究过程中得到了确证。机体中存在低水平登革病毒抗体的人群与无抗体者相比,一旦感染另一种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前者往往会出现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等严重的临床症状,这就是非中和抗体的ADE导致病毒感染能力大大增强所造成的。之后人们相继于数十种病毒的感染中发现了ADE现象的存在。在具有ADE的病毒感染中已经发现有多种作用机制,最常见的作用机制是Fc受体介导的ADE,即病毒与抗体形成复合物后通过抗体Fc区段与具有Fc受体的细胞结合,从而使病毒黏附于细胞表面并通过Fc受体介导病毒进入细胞,增强了病毒的感染性。此外,病毒-抗体复合物也可与补体结合,通过补体途径进入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