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B virus; IBV),医学-现代医学-基础医学领域-病原生物学-医学病毒学-负链RNA病毒-正黏病毒科-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正黏病毒科有包膜分节段的负链RNA(核糖核酸)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IBV)基因组分成8个节段,编码聚合酶蛋白、核蛋白、非结构蛋白、基质蛋白和表面糖蛋白。宿主特异性较强,至今只发现其感染人和海豹。相比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抗原漂移和基因重配造成流感大流行,IBV有限的宿主范围使得其很少暴发大规模流行。IBV最早于20世纪40年代被分离。IBV只有一个亚型,根据表面糖蛋白血凝素(HA)抗原性和基因序列,分为B/Yamagata/16/1988样病毒和B/Victoria/2/1987样病毒两大谱系。两个谱系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分歧。当时B/Victoria谱系逐渐在中国出现。在人类中,相比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沿单谱系的进化特征,IBV的上述两大谱系是通过不断改变流行模式和地域分布从而共流行。IBV进化慢于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而快于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