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psychoanalytical film theory),艺术学-影视学-影视理论-,基于电影的语言特性以及电影与梦机制的相似性,运用精神分析学原理解释电影现象的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研究观影主体与做梦主体、电影与梦境、观影情境与镜像阶段、摄影机透镜成像与人类视觉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似性,本质上是一种关于观影主体的理论。在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中,观众(观影主体)就是“梦”的主人,作为影片(乃至电影)的起源、作为通过认同机制达成欲望的施动者而存在。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来源于S.弗洛伊德和J.拉康的精神分析学。20世纪20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导演和理论家受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试图把梦境、心理变化、无意识或潜意识过程搬上银幕,创造一种存在于艺术家内心与幻觉中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如L.布努埃尔的电影《一条安达鲁狗》,就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梦的象征意义直接表现为银幕形象。1968年,J.-L.博德里发表了《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标志着电影精神分析符号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