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文化因1954-1957年发现于湖北屈家岭(当时属于湖北省国营五三农场,位于荆州地区京山县,今属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而得名,存续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600年。主要分布在湖北,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界到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西面在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个别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高圈足杯碎片。分为早、晚两大时期。早期有斧、锛、凿和穿孔石耜等器,磨制一般比较粗糙。黑陶多,灰陶次之,黄陶和红陶较少。陶器表面多数为素面磨光。晚期磨光石器增加,双肩石锄是屈家岭文化常用农具之一。以种植水稻为主,家畜以猪和狗为主。出现了彩陶丝轮。屈家岭文化陶器以手制为主,少量轮修,烧成温度900℃左右。器型有高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