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版印刷技艺(Chinese block printing technology),理学-科学技术史-纺织与轻工技术史-〔轻工技术史〕-〔重要著作〕,雕版印刷技艺简称雕版印刷术,又称镂版、刻印、刻版、椠版、梓行、刊行等等。在古代文献中,往往“版”“板”通用。雕版印刷术是指将文字、图像反向雕刻于木板上,再于印版上刷墨、铺纸、施压,使印版上的图文转印于纸张的工艺技术。雕版印刷通常指单色印刷。多色雕版印刷一般被称为“套版印刷”或“木版水印”。雕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时期(7~9世纪)。其发明和推广应用,降低了书籍的成本,提高了书籍生产效率,加速了知识的传播,推动了文明的进程。中国的印花、拓印技艺的积淀,笔墨纸张的应用,以及社会大众的阅读需求,都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明代学者胡应麟说:“雕本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而精于宋人”,概述了雕版印刷的起源和发展。雕版印刷技艺是中国古代应用最广、时间最长的印刷术,自发明起至20世纪,应用超过一千年。雕版印刷的工艺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若干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