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典型草原鼠害(Injure in typical grassland,Inner Mongolia by rodent),农学-植物保护学-农业害鼠学-〔草原鼠害〕,在内蒙古典型草原,由于鼠类大量啃食、挖掘、抛洒等行为形成大片斑块状次生裸地、致使草原植被大面积退化的现象和问题。内蒙古典型草原由鼠类引起植被盖度大幅度下降的年均发生率约为7%~25%。鼠害发生破坏了草地自然生态环境,降低了草场生产能力。在鼠害轻度发生地,破坏的草地约占可利用面积10%~20%。鼠害严重的地方,植被生物量可减少80%~90%。优质牧草大幅度减少,营养和适口性差的一、二年生双子叶杂类草和毒害草比例上升,草场饲用价值降低,迫使牧民转场或高价买草饲喂。鼠洞(鼠丘)密度可达每公顷数百至数千个,富含有机质地表土被害鼠挖洞推出的下层土掩盖,形成荒漠化的次生裸地。草皮下鼠洞道纵横交错,刮风时,表土沙粒成为沙尘暴或扬沙的源头,在雨季顺坡而下的地表径流使地表塌陷,土壤板结、旱化。内蒙古典型草原害鼠主要有布氏田鼠、长爪沙鼠、达乌尔鼠兔、草原鼢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