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千佛岩造像(Qianfoyan Cliffside Sculpture in Jiajiang),历史学-考古学-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中国石窟寺考古,中国唐代佛教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夹江县城西2.5千米处,造像刻于青衣江北岸、大观山南麓红砂岩崖壁上,总长度300余米,造像风化严重。2010年考古调查,记录造像165龛、题记15则,其中第152龛有唐代开元廿七年(739)纪年题记,还有明、清代造像和重妆题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造像始凿于盛唐时期,中、晚唐时期尤盛,五代、北宋初期小规模持续开凿,而后直至明代再次开龛造像,并对部分前代造像进行改刻。造像以中、小型龛为主,最大的龛为第135龛,高3.6米,内造如来(弥勒)倚坐像。典型的造像题材有三佛并坐、地藏观音并列、毗沙门天王、阿弥陀佛净土变、高僧像、千手观音等。在三佛并坐题材中,三佛组合较为特殊,如第33龛造三佛并坐像,中尊结跏趺坐,左手持钵于腹前,应为释迦牟尼;左尊倚坐,应为弥勒;右尊结跏趺坐,双手腹前结定印,应为阿弥陀佛。地藏观音并列像中,有6龛为阿弥陀佛居中,两侧立观音菩萨像、僧形地藏像各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