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体非晶态合金(bulk amorphous alloy),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金属功能材料-精密合金,三维尺寸均在毫米级或以上的非晶态合金。又称块体金属玻璃。直至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业应用的非晶态合金一般均为薄带、细丝、粉末、薄膜等形状,至少在一个维度上的尺寸限制在100微米数量级或以下,其原因是受化学成分的限制,导致其临界冷却速率高达1000开/秒以上。1975年,美国的陈鹤寿(Ho-Sou Chen)等首次报道用吸铸法可获得尺寸达到毫米级的PdCuSi块体非晶态合金。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井上明久(Akihisa Inoue)等发明了临界冷却速率仅为1~100开/秒的ZrAlTiCu、LaAlNiCu、MgYNiCu等合金系,所制备非晶态合金的三维尺寸可达厘米级。根据化学成分范围,比较典型的块体非晶态合金系包括:①铅(Pd)系,如PdCuSi、PdCuNiP等。②镁(Mg)系,如MgLnCu(Ln为镧系元素)。③镧(La)系,如LaAlTM(TM为过渡金属元素)。④锆(Zr)系,如ZrTiCuNiBe、ZrAlCuNi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