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性推理理论(invited inferencing theory),文学-语言文字-历史语言学及语言接触-历史语言学-语言演变-语义演变,在交际中,说话人/作者唤起一个语用上的隐含义,诱导听话人/读者把它们推理出来。诱导性推理这个术语借自M.盖斯和A.M.兹威基在1971年的研究。但诱导性推理理论在E.C.特劳格特和R.B.达舍尔在2002年的研究中阐述得最为详尽。对于诱导性推理的理解,并不将其限于一般的隐含义。B.海涅等学者在1991年提出语境诱导的重新解释与之近似,不过特劳格特和说明:语境诱导的重新解释暗示关注点在作为诠释者的听话人/读者之上,有可能降低说话人/作者在交际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故未采用该术语。(实际上,海涅等学者仍视说话人/作者为创新的中心驱动力。)该理论的主要目标是说明语用义的规约化以及它们如何成为固定的编码义。其基本想法是:从历史上看,有一条语义演变路径是从一个编码义到诱导性推理义,再到一般的诱导性推理义(即语用上的多义),最后到新的语义上的多义(多个编码义)。按照这种思路,语用隐含义在语义演变中发挥关键的桥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