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光干涉技术(astronomical optical interferometry technology),理学-天文学-基本天文学-天体测量学-天体测量仪器,望远镜与光干涉相结合的技术。是提高望远镜分辨率的方法之一。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架单口径的望远镜,1868年法国物理学家A.H.L.斐索首次提出了天文光干涉测量的想法。光线通过2个分离的小口径望远镜,在焦面上干涉成像。通过消除大气的湍流,提高天文设备的角分辨率,以便测定恒星的直径。1873年,法国天文学家E.斯蒂芬[注]按此想法做了实验,但是受到条件的限制实验没有获得成功。大约在1890年,美国物理学家A.A.迈克耳孙[注]用利克天文台30厘米折射望远镜实现了斐索的想法,成功地测出木星四个伽利略卫星的直径。1920年迈克耳孙设计了新的干涉仪结构,即现在人们称之为迈克耳孙恒星干涉仪,如图所示。其基本原理为:式中d为延迟;B为基线矢量;s为源方向的单位矢量;C为延迟补偿,它是一个与仪器有关的常数。观测了多颗源后,可以测定源的位置和仪器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