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口途径传播(fecal-oral transmission),医学-现代医学-预防医学领域-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传播,病原体从宿主的粪便排出至外环境,通过被粪便污染的食物、水、饮料、奶及制品等媒介物(vehicle)经“口”进入新的易感者体内的过程。从传播机制上看,“肠道”是病原体的“出口”,即在宿主肠道内繁殖,并在一段时间内随粪便从排出体外。“入口”包括口咽部和肠道,部分微生物可从口咽部进入体内,另一些病原体则经肠道进入,前提为病原体对胃酸和肠道环境的抵抗力较强,经过宿主上消化道未被杀灭。例如,无包膜的小肠道病毒(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均是从肠道进入体内;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伤寒沙门菌和志贺菌等也可经粪口途径传播;而有包膜的病毒因不耐胃酸、或十二指肠中的胆汁酸及肠液中的盐和酶类,一般难以到达肠道。媒介物被粪便污染的方式有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如用粪便污水浇灌蔬菜会造成直接污染,而通过被粪便污染的手,再接触入口食物、餐具、玩具等,或苍蝇机械携带粪便污染物在食物和餐具上叮爬、反吐,均会造成间接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