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视觉禁忌(film visual taboo),艺术学-影视学-中国影视-,先锋派电影使用的S.弗洛伊德学说术语。就电影本身而言,视觉禁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禁忌和意识形态禁忌的影像呈现、精神分析中原欲禁忌(性、潜意识等)与影像叙事体的同构。打破“视觉禁忌”,让镜头去窥视“犯禁的”和“不得体”的情景和对象,被视为是先锋派电影或者独立电影最主要的职能。电影演进史显示,恰当地、隐喻地表现与突破“禁忌”,往往会促进电影的发展。禁忌作为审美意识发生的心理机制,也是欲望的表达机制。电影犹如“白日梦幻”,满足了观影者的窥视欲[注]。左翼弗洛伊德主义理论家W.莱希[注]、H.马尔库塞[注]、N.布劳恩[注]等把这一观点加以发挥,承认文明的发展需要以压抑人的本能欲望为代价,要求把性本能从一切社会禁忌和限制中解放出来。法国电影理论家C.麦茨为此直接指出,电影放映的条件为窥视欲创造了适宜的情境,黑暗的放映厅中的银幕方框犹如钥匙孔。电影突破了现实的规制,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类从“禁忌”的压抑中得到解脱,将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欲望通过合法化、合理化的手段宣泄出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