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聚煤模式(fluvial coal-accumulating model),理学-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煤-煤层气地质〕-成煤沉积环境-聚煤模式,认识、解释河流环境中的聚煤作用和过程的理想简化形式。河流作用一方面作为建造性的地质应力,为聚煤作用提供场所和适宜的条件;另一方面作为改造性的地质营力,侵蚀和破坏着泥炭层或煤层。河流聚煤模式的特征为:①泛滥平原中心地带煤层相对较厚,结构较简单,属于远离河道的较稳定的沼泽聚煤;②煤层向活动河道方向发生分叉变薄或尖灭;③河道迁移导致煤层被侵蚀切割,造成煤层在横向上突然变薄或中断;④河流广泛废弃阶段,泛滥平原沼泽可扩展到废弃的曲流河道之上,在更大范围内发生聚煤作用。河流沉积体系根据河道平面形态可分为网状河、曲流河与辫状河沉积体系,分别具有不同的聚煤特征。①曲流河聚煤模式。曲流河冲积平原上以岸后沼泽和废弃河道冲突沼泽为最有利的聚煤场所。岸后沼泽有利于形成厚煤层,主要是由于洪泛形成的天然堤对其外侧的洪泛盆地和岸后沼泽起着障壁作用,但洪泛加剧等原因会形成决口扇沉积侵入聚煤地带,干扰聚煤作用或破坏已形成的泥炭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