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构建法则(community assembly rules),理学-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群落构建-群落构建法则,基于生态位理论,解释和预测物种如何与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群落生物多样性形成、维持和变化的概念框架。广义上,群落构建法则指群落生物多样性形成、维持和变化的规律。从根本上,群落构建由非生物和生物环境过滤、个体漂变、扩散以及新物种或基因型形成四大基本过程交互影响所驱动。在群落生态学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的生态学家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这四大基本过程的重要性。狭义上,群落构建法则主要探讨群落构建中局域非生物环境对区域物种库中物种的筛选作用以及物种通过非生物环境筛选后在局域群落中的竞争等生物相互作用,即生物选择。狭义的群落构建法则概念由美国生态学家J.戴蒙德[注]于1975年提出,认为群落内在的种间竞争决定群落组成模式(即法则1),强调种间生态位分化使物种稳定共存(即法则2)。之后,由加拿大生态学家P.A.凯迪[注]和美国生态学家E.韦伊尔[注]等于20世纪末进一步完善,强调了非生物环境筛选是群落构建的重要外因,并且环境选择的对象是性状而非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