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构式语法(fluid construction grammar),文学-语言文字-功能-认知语言学及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学科分支﹞-概念语义学,将构式语法的理论概念应用于语言处理的形式化模型。该模型通过表征(表达)各种语言表达式,精准展现了构式在语言分析、产出和学习中的作用,体现了构式的创新与演变。在语言处理过程复杂化和构式语法理论成熟化的背景下,L.斯蒂尔斯团队在1998年提出建立与构式语法理论相配套的形式化模型,并于2006年发布操作平台。该平台旨在发展和修正传统的语言处理模型,落实构式语法在计算机语言学中的应用。流变构式语法是对传统形式化模型的扬弃。在技术上沿用了形式语言学和计算机语言学常规的描述、处理和表征机制,例如,特征结构、合一机制以及通用LISP(即List Processing,一种人工智能语言,适用于符号处理等应用)相关的符号表征系统及配套机制等。理论上则采用以构式为本的多维度、动态、开放的语言观,以更全面、更动态、更开放的视角进行语言处理。流变构式语法的全面性体现在构式分析的多维度和语料考察的广度两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