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后偏移成像(poststack migration imaging),理学-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震勘探-地震数据处理-偏移成像,在水平叠加的基础上,为实现倾斜界面归位、绕射波收敛,提高横向分辨率,而对反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的偏移成像方法。早期利用人工绘图的方法实现倾斜界面的归位。20世纪60年代发展了绕射扫描偏移方法。1970年美国学者J.F.克拉尔布特提出了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后偏移成像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波动方程数值求解实现波场的延拓,在延拓时速度取为介质速度的一半,根据爆炸反射面原理,零时刻地下各点的波场值就是成像结果。叠后偏移成像方法是在水平叠加的基础上进行的。假设地下介质是水平层状介质,对多次覆盖观测的地震数据进行抽取共中心点道集、动校正、叠加等处理,就可以得到水平叠加剖面。水平叠加剖面相当于自激自收剖面。它是在假设地下介质是水平层状介质的情况下得到的成像剖面,即在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水平叠加剖面是对地下反射界面的一个准确成像。当地下介质不满足这个条件时就会产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