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地块学说(active block theory),工学-测绘学-大地测量学-动力大地测量学-板块运动监测-活动地块学说,被形成于晚新生代、晚第四纪(10~12万年)至现今强烈活动的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相对统一运动方式的地质单元。从中国大陆地震的特点出发,马宗晋、张国民、张培震等在张文佑的断块构造(fault-block)理论和马杏垣、丁国瑜提出的活动亚板块、构造块体的基础上,提出了活动地块假说,用于描述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的特征和机制,探索大陆强震的发生机理和预测方法。活动地块内部构造活动相对稳定,块体边界构造活动强烈,中国大陆绝大多数7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地块边界的活动构造带上。地块的运动和地块间的相互作用是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直接控制因素。活动地块内部的变形有两种形式:①相对稳定,内部不发生大幅度构造变形。②内部次级块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具有一定的构造活动性,但不论是其活动强度还是频度都远小于边界构造活动带。活动地块可以与地质历史上的块体相一致,也可以具有新生性,或与老的块体边界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