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里狮子舞(Beili lion),艺术学-舞蹈学-中国民间舞蹈-汉族民间舞-狮舞,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狮舞的一种。流传于河北徐水县(今保定市徐水区)碑里村,是北方狮舞中的优秀品种。其传承虽然只有近百年,却培养出众多舞狮演员进入各地杂技团体,民间因有“无狮不碑里”之说。碑里村的先人们最初只追求舞狮动作的惊险,曾在12张摞起的高桌上表演,虽很惊人,但危险性较大。经过探索,改一味追求高难为着重发展表演技巧,创造出在“三条腿”“五条腿”(在厚木板上固定的木桩,一桩称一“腿”)上表演,并定名“梅花桩”。碑里狮子舞由2人合扮一狮,前者握狮头罩在头上,后者俯身,双手抓住前者腰带,身披用麻、羊毛编织加工的狮皮,下穿金黄色毛裤,脚蹬狮爪形鞋。表演时,有一武士装束的“引狮郎”手执绣球逗引狮子起舞。碑里狮子舞经过不断提高,形成一套文武兼备的舞狮动作,在表演中文狮和武狮交替进行。文狮重在表现狮子的活泼神态和喜欢嬉戏的性格,如自赏时的“美”,受到恫吓时的“怕”等,动作细腻诙谐;又如表现睡狮的眼睁、闭,嘴张、合等,神态可爱逼真。表现狮子习性形态的动作有“打滚”“抖毛”“弓腰”“啃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