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玉器(Islamic jades),历史学-文物-玉石文物-代表性器物,中国清代信奉伊斯兰教地区制作的玉器。清代伊斯兰玉器产地包括中亚东部的新疆地区、中亚西部、南亚、西亚至东欧等地。因所涵盖地区广袤,不同地域的伊斯兰玉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中亚玉器造型、纹饰均较单纯,不重磨工,稍显粗糙;南亚玉器造型丰富,纹饰精美、繁复,雕工精湛,善于使用“浅浮雕多层次花叶纹”“镶嵌金属丝与各色宝石”等装饰手法;西亚玉器造型不多,但雕工细致,器多薄壁,擅长使用“浅杓雕技术”、连续“开窗式”花叶纹排列等装饰方法。伊斯兰玉器的纹饰多取材于自然界,诸如花叶、瓜果、羊、马等动植物。伊斯兰玉器在清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年间传入宫廷。乾隆二十一年到嘉庆三年(1798)的43年,回部的维吾尔领袖进贡玉器18次,清廷派驻新疆的官吏及各类朝廷大员呈贡伊斯兰风格玉器共54次。受此影响,苏州、扬州、新疆等地出现了仿制伊斯兰玉器的小热潮,玉器仿制工艺得以发展。整体上仿品的玉料、工艺参差不齐,造型、风格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同时模仿伊斯兰玉器的纹饰与风格,亦中亦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