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性理论(ethnic theory),法学-民族学-民族学-民族学-〔精神文化〕-〔民族学学派〕-族群性理论,关于社会群体分为若干族群,并且具有相同认同感的理论。族群即社会群体,它既可以指具有共同语言、地域以及由心理素质所构成的文化、民族群体,也可以指具有共同特点、共同来源、共同历史的群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学界展开对欧美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族群的研究。1962年,美国学者N.格拉泽(Nathan Glazer,1923-02-25~2019-01-19)和D.P.莫伊尼汉(Daniel Patrick Moynihan,1927-03-16~2003-03-26)等人研究了纽约市区犹太人、意大利人、波多黎各人以及爱尔兰移民团体内部的认同感,他们发现这些群体是一种新的社会群体,其具有强烈的种族意识,同时这些移民并未在同化中成为全新的美利坚人,而是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存在。据此,他们提出了族群性理论,用以指代“族裔集体的性质和特点”。20世纪60年代,族群性理论在美国普遍流行。到70年代,“族群性”和“族群认同”的理论成为欧洲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