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音、苦音(Cheerful Notes and Melancholic Notes),艺术学-戏曲学-戏曲音乐-〔戏曲音乐结构〕-板式变化体,中国戏曲与民间音乐术语。在西北地区的戏曲和其他民间音乐中普遍应用。由两种不同的音阶与调式形成,作为表现感情气质变化的技法之一。秦腔称为欢音、苦音,或花音、哭音,眉户称硬调、软调,碗碗腔称花音子、苦音子,四川弹戏称甜皮、苦皮,或甜品、苦品。欢音的曲调为徵调式,其旋律常用音为sol、la、do、re、mi五音,一般用以表现愉快、明朗、活泼、矫健等情绪。苦音的情况较为复杂,虽仍以徵音为其曲调主音,但旋律常用音则为sol、si、do、re、fa五音,因而色彩大异。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苦音仍属徵调式,因其si音在实际运用时,习惯上略低于本律,故属于一种特殊音阶结构的徵调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从实际效果看,苦音又具有sol商调式的因素。苦音在情感气质上,有伤感、晦暗、悲愁、哀怨等感觉。有时,因低于本律的si音在旋律中甚为活跃,实际已起着宫音作用,已暂时移宫到下方大二度的调上,而构成sol羽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