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孝地秧歌(Fenyang and Xiaoyi ground Yangge),艺术学-舞蹈学-中国民间舞蹈-汉族民间舞-秧歌,中国汉族民间舞蹈。流传于山西吕梁的汾阳、孝义一带。初时的表演方式只是围成圆圈敲打锣鼓,习称捣秧歌。后逐渐发展为边打边舞,习称掏场子。后又加入即兴编唱的“四六句子”(歌词),再将唱曲儿者装扮成一男一女两个丑角,挨门逐户地停下来唱四六句子,人称打过街饭,也称排街。再之后,就发展出了秧歌小戏。汾孝地秧歌不仅在街头、广场和舞台演出,还走村串户深入宅院为住户表演,是集社、集会、迎送、庆祝等活动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尤其是在元宵节,秧歌队会在寺庙举行迎喜神、送瘟神仪式,之后就去参加闹红火,一直要闹到二月初二。汾孝地秧歌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唱腔为主的文场地秧歌。武场地秧歌由分执4副花棒、4个小锣和4个腰鼓的只舞不唱的12名舞蹈者组成,另有大锣和铙、钹、亮锣(俗称小汤锣)为伴奏乐器。文场地秧歌只唱不舞的歌手在演唱时,舞者用手中的锣、棒、鼓槌按节奏在强拍上击打鼓帮和锣边和之,故而文场地秧歌亦称磕板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