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探测(asteroid exploration),工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天-空间科学探测-太阳及行星探测-小行星探测,利用无人航天器,对太阳系内的小行星进行探测的活动。探测的形式通常包括飞越、撞击、环绕、着陆和采样返回。与火星探测与月球探测相比,小行星探测具有微引力操作与控制、探测目标特性不确定等特点。若要降落在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目标上,需具有数倍于火星的推进能力。截至2018年底,人类已经发射了6颗以小行星为第一目标的探测器,主要探测小行星的地质地貌、表面物质组成成分和热辐射特性等,用于了解太阳系小行星的成因和演化历史、太阳系起源及原始物质探测和开展小行星有机成分及地球生命起源研究等。“近地小行星交会任务”探测器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现计划”中的第一个深空探测低成本飞行任务,在2001年2月通过5次减速过程成功软着陆爱神星小行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成功软着陆地外小行星的探测器。1998年10月,美国发射的“深空1号”航天器,在1999年7月飞越探测了近地布莱叶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