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纬锦(weft-patterned brocade of the Tang dynasty),历史学-文物-杂项-中国古代丝织品,利用纬丝显花的中国唐代丝织物。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331号墓曾出土一件纬丝显花的瑞花几何纹锦,与高昌义和六年(唐武德二年,619)的文书同时出土,说明它最晚生产于初唐。花纹也是初唐流行的式样。它纠正了中国纬锦始于盛唐的说法。这件瑞花几何纹纬锦,花纹由成排的圆形点子与十字形四瓣花间隔横向排列。深蓝色地,大红、浅蓝、乳白色花。经密每厘米36根,纬密每厘米38根。纹、地均为右向三枚纬斜纹组织。实物长18.5厘米,宽7.5厘米。保留有长17.3厘米的幅边,可清楚看见纬丝回梭绕在边经上的圈套。现藏故宫博物院。 新疆先后出土的唐代纬锦数量较多,而经锦则为数极少,说明那时纬锦已经取代了经锦的地位。纬锦工艺的勃兴,是织锦工艺提高到新阶段的标志。纬线显花的工艺,可以克服传统的经线显花不能随意变换花纹色彩的缺陷,因为经线是固定在经轴上不能随时撤换的,而纬线只要随便改换不同色纬的织梭,就可以增加花纹色彩的变化,而且在织造时还可以通过打纬的运动增加纬密,使花纹织得更加细致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