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协定(Tanggu Truce),历史学-中国历史-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中外关系,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关东军进犯华北的攻势之下,中国政府与日本侵略军于1933年5月31日签订的停战协定。1933年1月1日,日军在榆关(今山海关)挑起事端,驻守当地的东北军何柱国部奋起抗击。2月9日,日本关东军决定“经略热河计划”,并于23日兵分三路入侵热河。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不战而退,热河全省旋即沦陷。随后,日本继续向长城各口推进,威胁关内。热河失陷令全国上下群情激愤,国民政府先是将汤玉麟革职查办,而后迫使张学良辞职。面对日军不断发动攻势,国民政府调整作战部署,调集中央军3个师北上,会同东北军、西北军沿长城一线布防,抵御日军。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奉命代理北平军事委员会分会委员长。中国军队在长城沿线奋勇抵抗,但并未能取得扭转性的胜利。在“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之下,国民政府一面组织抗战,一面准备对日交涉。国民政府试图活动第三国从中斡旋,未果,只得采取直接交涉的策略。蒋介石选定曾担任外交部长、与日本关系深厚的结拜兄弟黄郛为交涉人选。黄郛于4月19开始在上海与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武官根本博商讨华北“停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