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状转变(massive transformation),工学-矿冶工程-〔冶金工程〕-金属学-固态相变,由母相经扩散型形核、长大(原子跃过母相/新相界面)转变成同成分新相(块状相)的相变。又称块形相变。是介于长程扩散型相变与马氏体相变之间的材料相转变。1930年,A.J.菲利普斯[注]在Cu-Zn合金中首先观察到高温相经盐水冷却出现未有成分变化的相。1939年,A.B.格雷宁格[注]在研究Cu-Al合金相变时,发现高温相经快速冷却得到块状形态相,定名为块状组织。1958年,T.B.马萨塞斯基系统地研究了块状转变的界面特征、热力学和动力学相关理论。后来在Ti-Al、Ag-Zn、Fe-Co、Fe-C等许多合金系统中都观察到了明显的块状转变。具有块状转变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图块状转变常发生在母相快速冷却过程中,母相转变为一种或多种成分与初始相相同而晶体结构不同的新相。转变过程中,冷却速率快,能充分抑制长程扩散导致的脱溶析出,但没有快到能发生马氏体相变(切变)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