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腭化(palatalization),文学-语言文字-语音学-发音语音学-言语产生-音素-辅音-次要发音,一个辅音音段发音时,以舌面前部抬起向硬腭接近,作为次要发音的现象。又称腭化。硬腭化在国际音标(IPA)中有三种表示方法:①在音标右边再加一个符号“ʲ”,如[pʲ]、[kʲ]。②在音标上方加“•”,如[t ̇]、[n ̇]。③在汉藏语系语言和汉语方言研究中,通常习惯在音标右下方连写一个符号“ɕ”,如 [ȵ]、[ȡ]、[ȶ]、[ʑ]、[ɕ]。硬腭化反映共时语音发音时舌面前高化的过程。声学表现为,辅音除阻时出现第二共振峰F2升高和元辅音间的音渡,不像辅音后接高元音的音节,在音渡前有一个短的稳定状态,如图所示。在一些语言中,腭化辅音与非腭化辅音有区别词义的作用。爱尔兰语有软腭化和硬腭化两套对立的辅音,即:pˠ/pʲ、bˠ/bʲ、fˠ/fʲ、mˠ/mʲ、ɾˠ/ɾʲ。例如“buí”[bˠi](黄色的)/“bí”[bʲi](是)、“faoi”[fˠi](在…下面)/“fí”[fʲi](编织的)。俄语、波兰语、捷克语、克罗地亚语等也是如此。在有的语言中,腭化辅音与非腭化辅音无区别词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