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厘人(Balinese),法学-民族学-世界民族-世界民族-〔亚洲各民族〕-〔东南亚各民族〕,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民族之一。曾译峇厘人。巴厘岛上列队向寺庙供奉牲品的教徒人口约470万(2021)。主要分布在巴厘岛和龙目岛。属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为新马来人的后裔。使用巴厘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有用古印度字母书写的巴厘文,现通用印度尼西亚语文。信奉印度教,每村至少有两座印度教寺院。此外还保存祖先崇拜和巫术信仰。相信灵魂转世,认为火葬是解放灵魂的最神圣的安葬方式。1343年巴厘人被东爪哇麻喏巴歇王国征服。16世纪麻喏巴歇王国被伊斯兰教徒灭亡以后,东爪哇的贵族、祭司、学者、文人、美术家、音乐家、舞蹈家多逃至巴厘岛避难,创造了巴厘文化,并使该岛成为保存印度教信仰和爪哇古老文化的地方。16世纪以后不断同荷兰殖民者进行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1945年与国内各族人民一起获得国家独立。巴厘人受印度文化影响,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4个种姓。每村为一互助合作的自给自足单位,多属同一父系氏族。实行种姓内婚。主要从事农业,修筑梯田,栽种水稻,种稻技术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