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莱制(a kind of shifting and rotation cultivation),理学-科学技术史-农学史-〔古代农业技术史〕-古代耕作制度,种植与休耕定期轮换进行的一种轮荒耕作制。大约在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由“菑、新、畬”制转变而来。据《周礼·地官·司徒下》的记载,其时授田的制度是将土地划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地,一夫授田百亩,莱五十亩;中地,一夫授田百亩,莱百亩;下地,一夫授田百亩,莱二百亩。汉代刘熙《释名·释地》的解释“已耕地曰田”;《周礼》郑注:、“莱”是“休不耕者”。又据《商君书》记载,商鞅在秦国大力提倡“垦草”和“治莱”,《孟子·离娄上》也说东方六国“辟草莱,任土地”。“垦草”指开荒,“治莱”则是利用原来的休闲地。所谓“田莱制”,实际上仍然是已耕地和休耕地定期轮换的轮荒耕作制。但是“田莱制”同“苗、新、畬”相比较,它的休耕期已经缩短为一两年。田莱制后来又有了新的发展——“易田制”。《周礼·地官·司徒第二》记载有授田制度,即将土地划分再易、一易和不易三等。这种授田制度,人们称作“易田制”。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