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经绸(silks woven with tie dyed warps),理学-科学技术史-纺织与轻工技术史-纺织史-〔发明创造〕-〔纺织品〕,扎经染色丝织物。古称絣。其工艺是先将经丝分区包扎,先后染出不同的颜色,打开包扎,就能得到经线上的几个色区,然后再进行织造。因为织造时不能完全对花,织造后的图案有一种轮廓朦胧的效果。此种工艺产生的年代尚无定论,《说文》中已有“絣,氐人殊缕布也。”清文学家段玉裁(1735~1815)引《华阳国志》注:“武都郡有氐叟。殊缕布者,盖殊其缕色而相间织之,絣之言骈也。”最早的染经织物图像出现在印度阿旃陀(Ajanta)5世纪下半叶到6世纪的石窟壁画人物服饰上,主要为几何形和箭头纹样。在中国敦煌莫高窟和日本法隆寺金堂7世纪的壁画中也绘有相似的染经织物纹样。中国青海都兰热水墓出土了一块唐代的染经绸,用作袍缘,经纬丝线均加S捻,以平纹织成。经密40根/厘米,纬密15根/厘米,绑扎时约10至20多根不等,但邻近的3~5组绑扎又染同一配色。如某些绑扎只染蓝色,某些绑扎又染蓝又染褐,还有一些经线不绑不染,交错排列。这是已知中国出土的最早的染经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