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twelve imperial symbols),工学-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史-[纺织品传统纹样],中国古代帝王冕服专用的十二种纹样,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其中,华虫为雉鸡形;宗彝为两个杯形祭器,一杯绘虎形,另一杯绘蜼(长尾猴)形;藻为水草形;黼为斧形,刃白而銎黑;黻为两弓相背形。十二章起源于史前时代,可能用最直接的方法在服装上装饰某些符事情以代表权力和身份,后演变为皇帝的专用纹饰,是历史最悠久的具有政治含义的服饰纹样。关于十二章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益稷》“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舜帝曰,根据古人的画像,将十二章中的前六章以手绘的形式画在上衣上,后六章以刺绣的方式绣在下裳上。西周时期建立了冕服制度,将十二章纹样中的日、月、星辰三章装饰于旌旗,冕服则有衮冕、鷩冕、毳冕三种,其中衮冕装饰以龙为首饰的九章,鷩冕装饰以华虫为首饰的七章,毳冕装饰以宗彝为首饰的五章。天子及不同等级的贵族可服对应的冕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