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水坝(spur dike),理学-科学技术史-水利科学技术史-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中国防洪工程技术史-古代河流治导工程-挑水坝,从堤防一岸向河中大溜修筑的用以将大溜挑离此岸的建筑物,多用埽工修筑。为取得良好的挑溜效果,可连续修筑两道甚至更多。对于挑水坝在防洪中的作用,清同治年间刘成忠在《河防刍议》中给予高度评价:“独能以三十丈之断堤(挑水坝)而护三百丈临河之地,事一而功十,治河之法未有巧于此者。”宋代已出现挑水坝。清代江南河道总督康基田(1732~1813)曾考证认为,“挑溜擗水之法,自宋以来皆用之”。据《宋史•河渠志》记载,熙宁元年(1068),宋昌言奏称:“今二股河门变移,请迎河港进约,签入河身”。所谓的“签”约即插入河身的堤,又称“签堤”。签堤的挑溜作用在绍圣元年(1094)保护广武埽时得到充分发挥。广武埽位于黄河南岸,受黄河大溜顶冲,造成险情。在广武埽“为签堤”后,即“去北岸嫩滩,令河顺直”。挑水坝的长短,需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过短起不到挑溜远去的作用,过长则恐将大溜挑至对岸,导致对岸堤防生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