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螭纹(coiling hornless dragon design),艺术学-设计学-总论-〔中国设计史〕-〔传统图案〕,春秋至汉代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之一。螭,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是无角的小龙。《广雅》称:“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未升天曰蟠龙。”因其造型多呈现盘曲蜿蜒或攀缘匍匐状,故被称为蟠螭纹。初见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多作卷曲盘绕的形象,并以四方连续的构成方式组成大块面的装饰,没有凸起的主纹,在器物表面组成犹如锦缎般繁密的图案。蟠螭纹在春秋时逐渐增多,多用于青铜器的装饰,如铜镜、铜镈、铜壶等。至战国,开始出现在玉器上。这时期的蟠螭纹形象优美,尤其是肢足的出现,摆脱蛇的样式,为其向兽类型演化奠定基础。汉代,蟠螭纹走向成熟,变化多端,形态各异,有虎形螭、独角螭、歧角螭,有羽螭、穿云螭、子母螭等。汉之后,蟠螭纹的发展相对缓慢,直至明清时,又重新活跃起来,但蟠螭纹原有的神圣含义或气魄宏大的壮美意识业已消失,逐渐成为民间盛行的吉祥纹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