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离(buyueli),理学-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史-〔概念、理论与方法〕,中国古代历法计算中对朔望时刻和月亮位置的推求方法。在东汉天文学家刘洪(约130~196)《乾象历》以前的历法中,月亮运动被看作是均匀的,因此朔望时刻即平朔望时刻,通过历谱排算的基本方法求得。刘洪确认月行有迟疾之后,首创了定朔计算法。按照日月运动不均匀理论下的合朔原理,平朔与定朔间存在时间间隔,从平朔到定朔,月亮相对太阳所行也存在差值。因此需要引入定朔的月亮改正值与定朔的太阳改正值,即编制月离表和日躔表。隋朝天文学家刘焯(544~60)《皇极历》之前,平朔时刻的月亮改正值使用一次内插法求出。自刘焯起,开始使用二次内插法。唐、宋、元时期,受历法计算公式化倾向的影响,在内插法基础之上提出了多种定朔月亮改正值的统一推求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