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台(stage cleaning and spirit dispelling ),艺术学-戏曲学-戏曲演出习俗-〔演出仪式〕-〔仪式〕,中国传统戏曲班社演出旧俗。不仅表现为清理和打扫场台,更与开台相对应,表现为清除和镇压该台的鬼魅,有祈求吉利的心理因素。此俗在宋代目连戏中已见端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元节》称“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构肆乐人有流动演出的特征,目连戏在一处场台上演出7天实属罕见。现福建打城戏《目连救母》中尚存“灵官扫台”。陕西、甘肃地区在乡村庙会期间,庙台上演出的末场戏称扫台戏,终场时有“灵官扫台”或“黑虎灵官扫台”。灵官在进行一系列亮相表演时,检场人员将社牌、砌末等全部装箱,台上桌椅靠中墙一字摆齐,台下会首等则烧表敬神,抬走神像,撤掉香案,结束整场演出。湖南辰河高腔戏班在结束在当地戏台的表演前亦有扫台仪式,由掌坛师主持,称“杀鸡扫台”。掌坛师捧着香、纸钱和一只活鸡在街面上游一圈,口念咒语,送走东、南、西、北、中各路“五猖神”和诸神,再次杀鸡祭台,意在为此台镇鬼。鬼畏鸡,鸡鸣天晓,鬼即藏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