耖地(puddling),农学-作物学-耕作制度-基本耕作-耖地,水田中用耖进行的表土耕作作业。目的在于使耕耙后的水稻田地面土块更细、田面更加平整、肥料更加均匀、土肥更加相融。有干耖和水耖两种方式,主要以水耖为主。干耖时土壤水分要适宜,常在播种前或插秧前进行。水耖是整理水田的重要一环,水耖作业时水层不宜过深或过浅,以2~3厘米为宜。耖地时一般要注意两点:①田边地角要耖到位,使以后在整理田块时更加省。②田中不能有“田坎”。即在来回的犁沟之间,需一犁紧挨一犁,不能留有间隔,特别是水田中间,因有水覆盖着,稍不留神就有没耖到位的地方,易形成暗藏的“田坎”。耖的使用由来已久,元代王祯《农书·农器图谱》载:“高可三尺许,广可四尺。上有横柄,下有列齿,以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耕耙而后用此,泥壤始熟矣”。耖主要由上2根横杆、下1根横杆和左右2根竖杆组成。上2根横杆用来把扶,下杆安装着10多个(一般是18个)长约20厘米的铁钎(竹钎)串成一横排,均匀的间隔排列,竖杆用来固定。耖上部笔直如毛笔杆,下部尖尖如毛笔尖,套在牛轭上。牛轭两边的2根绳子分别系于两边的木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