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误(formal error),文学-语言文字-词汇学和训诂学-汉语训诂学-校勘学,校勘学用以指书籍在抄写、刻板时因字形相近而发生讹误的现象。又称形讹。“形误”本应是跟“声误”相对的术语,都属于上位概念“字之误”。但东汉郑玄通常只用“字之误”来指因形而误的现象,很少直接使用“形误”,如《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浸卢维。”郑玄注:“卢维当为雷雍,字之误也。”唐代贾公彦疏:“字类雷雍,故破从之。”“维”因与“雍”形近而误。所以清代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形近而讹谓之字之误。”几乎把“字之误”跟“形误”等同起来。实际上郑玄把“形误”都叫作“字之误”,但“字之误”并不全是“形近而讹”的。除可指称“声之误”外(参“声误”条),还可指称声形皆近的讹误、一字分为二字的讹误、因意义相关而产生的讹误等。如《周礼·秋官·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郑玄注:“搏当为膊诸城上之膊,字之误也。”搏膊字形相近,声韵也相近。《礼记·祭义》:“见间以侠甒。”郑玄注:“见间当为?,字之误也。”《仪礼·丧服》:“庶孙之中殇。”郑玄注:“此当为下殇,言中殇者,字之误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