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袍(dragon robe),艺术学-设计学-服装服饰设计-〔古代服装〕-〔中国〕-〔品类〕,从广义上讲,是以龙纹为主要装饰纹样的袍服。中国较早期的龙袍图像资料是敦煌409窟回鹘王(也有学者认为是西夏王)袍服像。该袍袍身呈深褐色,龙纹排列袍前身四,呈竖向排列,肩、肘部各一,胯部左、右各一,腰部左、右各一。敦煌莫高窟第409窟壁画《西夏王供养像》(局部) 宋、元时期,封建帝王服装上的龙纹渐多。元代有云肩式龙袍、胸背式龙袍和团窠式龙袍。明代开始,皇帝袍服装饰龙纹形成制度。清代龙袍上绣有9条龙,前身、后背各绣3条龙,两袖各绣1条龙,衣襟里面绣有1条龙(外面看不见)。从正面或背面看,只能看到5条龙,九五之数象征帝王九五之尊的地位。除了龙纹,龙袍还有五彩祥云、蝙蝠、十二章纹等吉祥纹样。龙袍的下摆是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崖”,寓意“绵延不断”“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据《清史·舆服志》记载:“龙袍,色用明黄。领、袖俱石青,片金缘。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