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长期以来,中世纪几乎成为蒙昧,落后。倒退与黑暗的代名词,所以又称为”黑暗时代”。“哥特式”一词就是人文主义者对整个中世纪文化的通称,“哥特式”一词原意为“粗野的,低级的”。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为了批判基督教神学和封建意识形态,在14~15世纪爆发了“文艺复兴”运动。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文主义(humanism)思想作为这场运动的指导思想与伟大旗帜应运而生。在中国现代文化传统中,一提到新人文主义,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学者欧文·白璧德。20世纪初期,在西方文化经过卢梭等倡导的打破束缚、放任自我、弃绝典章制度、复归自然的“一种”浪漫主义冲击之后,白璧德逆这股潮头而动,先后出版了《文学与美国大学》(1908)、《新拉奥孔》(1910)、《现代法国文学批评大师》(1912)、《卢梭与浪漫主义》等著作,抨击了泛情人道主义和科学人道主义,批评了想象的过度放纵和道德上的不负责任,呼吁节制情感,恢复人文秩序。这就是广为中国人所知的“西方”新人文主义的基本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