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平首方足布,以足部呈方状得名。细部特征:平首、方足、肩平稍耸,腰略束;面有廓,正面自首部到 部有一道竖纹;背面中部一道竖纹,两侧各一道斜纹。通长4.2厘米,足宽2.3厘米,重5克。 平首方足布,不仅纹饰美观,还刻有古篆,这是一种创新举措。据统计,平首方足布面文共有数百种,其中待考的有数十种。如东周、平阴、宜阳、宅阳、屯留、阳城、制、尹氏等。早期的平首方足布钱体形较大,裆圆,分平肩与圆肩、有郭与无郭两种。按铸文多为“二釿”、“半釿”三等制。如“安邑二釿”布钱通长6.5、足宽4-4.3厘米;“安邑半釿”布钱通长4.4、足宽3.1厘米左右,背多平素。有的“安邑二釿”、“安邑釿”背铸“安”字。晚期的体小而薄,裆方,都是“半釿”布钱,俗称“方足小布”。通长3.9-4.8、足宽2.4-2.7厘米。如韩、赵、魏的“宅阳”、“安阳”、“皮氏”;燕的“恭昌”、“阳安”(旧称阳)。燕布束腰较深,背多铸有“左”、“右”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