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解释反铁磁性自发磁化起因的一种理论模型。简介用来解释反铁磁性自发磁化起因的一种理论模型。1934年克拉默斯首先提出。概念克拉默斯认为:反铁磁性物体内的磁性离子之间的交换作用是通过隔在中间的非磁性离子为媒介来实现的,故称为超交换作用。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的晶体,都是离子晶体。例如NiO、FeF2、Fe3O4等是一些磁性离子与非磁性离子相间而组成的化合物。MnO是立方晶系晶体,品格结构是Mn和O相互交叉排列,半径rmn约为0.9×10m,两个Mn之间,被一个半径为r O2-约为1.32×10m的非磁化氧离子隔开。金属离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故反铁磁性和亚铁磁性晶体内的自发磁化.不能用直接交换作用模型来解释。1934年,克拉默斯首先提出了一种交换作用模型——超交换作用模型,用来解释反铁磁性自发磁化的起因。克拉默斯认为,反铁磁性物体内的磁性离子之间的交换作用是通过隔在中间的非磁性离子为媒介来实现的,故称为超交换作用。尔后,奈耳、安德生等人对这个模型予以精确化,作了详细计算,比较成功地说明反铁磁性的基本特性。所以,有时人们又称超交换作用模型为安德生交换作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