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谷山原”是唐以后的10位诗人合称。“三陵”:杜少陵(杜甫)、王广陵(王令)、梅宛陵(梅尧臣);“二谷”:李昌谷(李贺)、黄山谷(黄庭坚);“四山”:李义山(李商隐)、王半山(王安石)、陈后山(陈师道)、元遗山(元好问);“一原”:陈散原(陈三立)。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提到这种说法。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