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沙特拉,古代印度天文学名词,类似中国的二十八宿。有二十七宿和二十八宿两种。二十七宿出现较早,而且一直是以二十七宿为主。古代印度的天文学家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比较日、月和五星的运动,将黄道带(日、月在天球上运动的轨道区域)的度数平均划分二十七段,每段长13°20′,总和为360°;将黄道两侧的恒星选组为二十七宿,每段含一宿,称为“纳沙特拉”。“纳沙特拉”一词最早出现于《梨俱吠陀》中,当时泛指天空中所有的星体,以后逐渐地演变为专指月亮所通过的星座,即“月站”。一些学者认为二十七宿的全部名称最早出于《鹧鸪氏梵书》,以“剃刀”宿(即中国二十八宿的昴宿)为第一宿,其联络星为金牛座η。后来在人马座γ与天鹰座α之间增加一宿,名为“阿毗止”(Abhijit)宿,梵文意为“麦粒”宿,其联络星为天琴座α(织女星)。合为二十八宿。不过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在《阿闼婆吠陀》和《夜柔吠陀》中,二十八宿的名称早已全部出现。其名称可见右表。印度的二十八宿一般以每宿中最明亮的星为代表,称主星或联络星。但它不起中国二十八宿的距星的作用,每宿的划分也不以主星为标准。印度二十八宿的体系在南亚一直沿用到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