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儒学派是指晚明时期明朝兴起的以西学补儒学的学派及新思潮。在徐光启看来,儒学需要"补" ,而用于"进补"的则是天主教;儒家士大夫所提倡的宣教策略: “合儒补儒”、“补儒易佛”或“破迷辟安”。明末中国找到西学与中国文化契合之处,其关键就是它的"实学"特征,正好与中国儒学相结合,补儒学之虚,纠儒学之弊,以实现实学家的社会理想。这就是天主教合儒补儒的根本意义。由于王门后学的变异,泰州学派偏离礼教轨道,正统的阳明学陷入空谈,明末兴起了一股蔚为大观的实学思潮史学家们致力于创新,“把学术研究的范围从儒家经典扩大到了自然、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西学”中那些关于自然科学与数学技术方面的内容正好契合了这种思潮。徐光启李之藻等人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们从“西学”中找到了渴望已久实学新思,从而钦佩其学进而信奉其教。除了这种客观的需要外,晚明士人的思想异动给他们亲近“西学”创造条件。明代中叶以来,因阳明学的兴盛而营造了一种自由开放的精神,各族保守主义的夷夏观念有所弱化。士人们大呼“东海西海”“心同理同”认为西学是对儒学一种新的补充。晚明的士人有着比佛儒(指信佛的儒家)更加广阔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