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激元的物理概念最早由我国物理学家于1951年提出,它是一种存在于材料表界面上的电磁模式,能将光场压缩聚焦至很小尺度,因而可实现在纳米尺度上的光信息传输和处理。在研究光学模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中,由于光子是横向电磁场的量子,光照射离子晶体时将激发横向的电磁场,从而对离子晶体中光频支横波振动产生影响,特别是当光子频率ω=kc与横波光学模声子(TO声子)的频率ωT(约1013s-1)相近时,两者的耦合很强,其结果将使光子与TO声子的色散曲线都发生很大的改变,形成光子-横光学模声子的耦合模式,其量子称为极化激元(polaritions),是离子晶体中的元激发。1951年,作为黄昆方程的一个应用,黄昆在研究辐射场和离子晶体相互作用时提出,电磁波或光子与横光学振动相互作用(耦合)会形成一种新的振动模式,即现在被称为极化激元的准粒子,这是固体中一个全新的概念。黄昆最先提出的声子极化激元于1965年由国外科学家在GaP晶体中首次观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