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彩颜料特指用蛋清或水作为水溶性载色乳剂(EMULSION)分散制备颜料的绘画技法。蛋彩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直至15世纪油画技法出现前都是架上绘画的主要创作程式。蛋彩画颜料一般在水中研磨至稠状,后覆水存放于螺旋盖罐内。作画前,通常先依据情势将等份的颜料、蛋清合配成一天所需之量。一些画家还倾向使用人工乳浊剂以获得特殊的质量与效果,如胶蛋彩(GUMTEMPERA)、蛋清—油质混合蛋彩等。作品是在吸水性极强的涂料画板上以红貂毛笔绘制,其上之笔触几乎是以笔尖实现。又由于蛋彩颜料不易溶混,毛笔的尖端还常做划分色域与层次之用。故此,蛋彩画技法适于创作线型风格的作品,其温柔渐变的色彩效果也往往是其他绘画品种所无法仿效的。敷上画板的色彩很快即能干透且防水渗,晾置约八个月后,颜料层便能非常坚固而耐久,以至于令其无法在数百年间衍生出可调和的颜料,进而弥补技术上的其他缺陷。它也不使用上光油,一般只是在画成后用吸水棉球揉擦,以实现悦人的光滑效果。古罗马人和埃及人最早将蛋彩作为绘画黏合剂。尽管证据不足,但古希腊人应该也熟练掌握了使用鸡蛋、牛奶、树脂、胶质等作为黏合剂的水溶性彩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