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垫,“肛垫”又称痔区,由中胚层发育而来,是痔现代概念的解剖生理学基础,齿状线以上部分被覆直肠黏膜,齿状线以下部分被覆肛管黏膜。汉语将其译为肛门衬垫、肛管血管衬垫,通常称为肛垫。肛管黏膜下海绵状血管组织有丰富的动—静脉吻合,呈海绵状结构。海绵状间隙内血管特殊形态实质上是动静脉直接吻合交通的结果,称之为直肠海绵体。直肠海绵体是由血管、平滑肌、弹力纤维和结缔组织所构成。Thomson通过肛门镜检查发现,正常人既无痔的体征又无肛门症状者,均有数目不等和大小不一的肛垫凸现于肠腔内。肛垫多数呈右前、右后及左侧位排列,它们之间通常借Y形沟分割,与临床上3、7、11点母痔区相同。通过大量尸检标本与切除的痔标本相比较发现,切除的痔组织与肛垫组织形态基本相同,即由曲张的血管、平滑肌、弹性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平滑肌形成网络状结构缠绕痔静脉丛,构成一个支持性框架,将肛垫固定于内括约肌之上,其主要功能是防止肛垫滑脱,平滑肌厚1—3毫米,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厚,20岁以后即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