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拟缨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拟缨鱼属。背鳍ⅲ-8;臀鳍ⅲ-5;胸鳍ⅰ-13-15;腹鳍ⅰ-8。 体长,略侧扁,尾柄较高。头长小于体高。吻圆钝,略向前突出。吻端散布珠星。吻侧有斜沟通向口角,并与唇后沟相通。吻皮向下且向腹面扩展,盖住上颌,外披角质突起,其边缘呈沟状分裂。口下位,几呈横裂。上唇消失。吻皮与上颌分离,在口角处与下唇相连。下唇与下颌分离,但在两侧部分离不明显。颏沟发达,将下唇分成1中部和2侧部;中部肥厚,侧部宽而薄,形成一似扇形的肉质垫,但尚未形成吸盘。下唇的外缘具有发达的角质突起。唇后沟短,仅限于口角。上下颌前缘为角质薄锋。须2对,须着生于吻侧沟的前端;口角须发达,其长约等于眼径,末端后伸超过眼前缘,近眼中央。眼较小,侧上位;眼间隔,眼间距大于吻长。鼻孔离眼前缘比离吻端近。鳞片中等大,胸腹部鳞片小。腹鳍基有一长三角形的腋鱗。侧线完全平直,后行入尾柄中轴。 背鳍无硬刺,外缘浅内凹,最长鳍条约与头长相等,其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之后,至吻端的距离约相当于或小于至尾鳍基的距离,末端后伸不及肛门。胸鳍末端向后伸不及腹鳍起点,其长小于头长。臀鳍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约为至腹鳍基距离的2倍,距肛门约2个鳞片,末端后伸不达尾鳍基。尾鳍叉形。 下咽齿细长而侧扁,齿面凹陷呈匙状。鳃耙粗短,呈三角形。鳔2室,前室椭圆形,后室细长,其长约为前室的3倍。腹膜黑色。 固定标本体背部及侧线以上为棕黑色,腹部浅黄色。在胸鳍中央上方的侧线附近有小黑斑。体侧其他部分亦有不规则黑斑的分布。背鳍靠近外缘的鳍条为黑色,其他各鳍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