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梢效应(whipping effect)指当建筑物受地震作用时,它顶部的小突出部分由于质量和刚度比较小,在每一个来回的转折瞬间,形成较大的速度,产生较大的位移,就和鞭子的尖一样,这种现象称为鞭梢效应。在《工程抗震术语标准》规范中是这样写的:在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或其他建(构)筑物顶部细长突出部分振幅剧烈增大的现象。原理当突出物的基本频率与整体结构的固有频率相同或近似,并与地面扰频相接近时,最易发生鞭梢效应,通过适当调整结构的刚度或质量分布使突出物的频率与整体结构的频率的差值增大,可减少鞭梢效应的影响,从而为结构设计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发生鞭梢效应时,突出部分的位移是主体部分的数倍;虽然发生共振时也能产生较大的位移,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当突出物的第一自振频率与整体结构自振频率相等,也能产生较强的鞭梢效应。当突出物的第一自振频率与地面运动扰频相近时,发生鞭梢效应最为强烈,第二自振频率与扰频相等时,虽能产生鞭梢效应,但其强烈程度要弱得多。当主体结构的某阶自振频率与地面扰频相接近时,只能使主体结构发生共振,而突出物一般不会产生鞭梢效应。生活中的经验就是当我们拿著长鞭,只要稍微动动握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