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白凡实验组发现吲哚逆转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王岩/白凡实验组发现吲哚逆转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责编 | 兮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目前海洋环境中已经出现了较多耐药细菌,给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吲哚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参与细菌间多种生理行为的调控,如抗生素抗性、生物膜的产生和细菌运动性等。由信号分子介导的细菌耐药性是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的一种新兴机制。吲哚作为种间信号分子,过去的研究证明可以增强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然而,吲哚是否能够抑制细菌抗生素耐药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2019年5月28日,中国海洋大学王岩副教授和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白凡研究员在微生
北京城乡聘白凡为总经理 曾任康辉旅游集团董事长(图)
北京城乡聘白凡为总经理 曾任康辉旅游集团董事长(图) 北京城乡总经理 白凡 消息 6月15日晚间,北京城乡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八届第二十次董事会会议于 6 月 15 日在公司第一会议室召开,审议通过《关于聘任公司总经理的议案》,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白凡先生(简历见附件)任公司总经理职务。 北京城乡表示,公司董事长王禄征先生不再兼任公司总经理职务。 北京城乡公告白凡先生简历: 1969 年 7 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高级会计师。曾任北京印染厂财务部会计、总会计师、副厂长;北人
白凡课题组揭示多发性尿路上皮癌潜在致病原因
白凡课题组揭示多发性尿路上皮癌潜在致病原因 导读: 近日,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白凡课题组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徐涛课题组合作,在多发性尿路上皮癌潜在致癌因素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在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高通量测序手段,探寻了多发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多个病灶(包括膀胱癌病灶、尿路上皮癌病灶、肾盂癌病灶)的基因突变情况。 尿路上皮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这种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容易形成多灶病变,临床表现为膀胱癌、尿路上皮癌、肾盂癌同时或异时出现在患者尿路中。由于其特殊的、不同器官多发病灶的临床表现,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开始关注并探究
白凡研究员:肝癌内部异质性和精准治疗
白凡研究员:肝癌内部异质性和精准治疗 2016年4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4月22日,肿瘤异质性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隆重召开,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研究员、生命科学院研究员白凡介绍了肝细胞癌测序的研究进展,并表明肝细胞癌不仅存在患者之间的异质性,在单个患者的原发灶和不同转移灶之间都存在内部异质性,这为精准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提示基因水平上的精准诊断对靶向治疗的重要性。 肝癌每年造成世界范围内70万患者死亡,致死率在所有癌症中高居第二。目前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手术切除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高,与肝癌经
【Paper&Lab】白凡、谢晓亮团队与天津医科大学张宁团队揭示循环肿瘤细胞基因组特征与癌症转移机制
【Paper&Lab】白凡、谢晓亮团队与天津医科大学张宁团队揭示循环肿瘤细胞基因组特征与癌症转移机制 2017年5月9日国际专业基因组学研究刊物Genome Research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白凡、谢晓亮团队与天津医科大学张宁团队合作研究成果。作者团队使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对来自同一病人的循环肿瘤细胞和单个原发灶癌细胞的拷贝数变异进行分析,揭示了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基因拷贝数变异的演化过程。作者团队进一步对来自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多个癌种的病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癌种的循环肿瘤细胞基因组特征与差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
科研 |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白凡课题组与中山大学曾木圣课题组揭示食管癌早期病变与食管癌演化
科研 | 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白凡课题组与中山大学曾木圣课题组揭示食管癌早期病变与食管癌演化特征 2017年9月12日,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白凡课题组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enomic comparis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its precursor lesions by multi-region whole-exome sequencing”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食管鳞状上皮

词条相关